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快递

第三届北冰洋研究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2021-07-08点击:

      7月4—5日,第三届北冰洋研究高端论坛——“中国近北极地区呼伦贝尔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成功举办。会议由聊城大学北冰洋研究中心、山东省与北极地区交流合作研究中心主办,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等7个省市高校、科研机构的近6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校党委书记关延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党委常委、副校长赵长林主持开幕式并作会议总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口较少民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俄罗斯民族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晓兵在会上致辞。

      关延平对参会的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谈道,呼伦贝尔市,具有明显的北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中国最典型的近北极地区之一。这里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分布着汉、蒙古、达斡尔、鄂温克、俄罗斯、鄂伦春和回等多个民族,是中国北方民族和文化最具多样性的地区之一,而且这些民族在起源和文化上与世界北极地区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基于此,本次高端论坛主题设为“近北极地区呼伦贝尔研究“。 他还介绍了聊城大学的办学历史、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以及北冰洋研究中心的发展现状等情况,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为北冰洋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为聊城大学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29篇,其中参会学者的论文25篇。按民族划分,本次论坛涉及呼伦贝尔地区历史文化与区域研究、布里亚特和巴尔虎蒙古族研究、鄂温克研究、俄罗斯族研究、达斡尔族研究、鄂伦春族研究等;按内容划分,论坛涉及文化艺术、民族历史、区域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等几个角度。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桦树皮文化内涵及特色““北极圈民族和文化研究的定位问题”“论成吉思汗与呼伦贝尔的关系”等主题积极分享学术观点,探讨和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并以圆桌会议的方式就呼伦贝尔研究的范式与前景展开了讨论和展望,论坛气氛热烈活泼,交流广泛而深刻,取得丰硕成果。

      我校北冰洋研究中心主任曲枫教授在学术总结中谈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近北极民族概念。他谈道,2019年5月,我在国际学术活动中首次提出近北极民族的概念,本次论坛,各位专家学者再次深化并丰富了“近北极民族”概念的内涵,希望借本次会议,我们今后继续围绕本概念展开学术讨论,并把近北极研究纳入到国际北极研究的大框架中。二是关于近北极民族人类学研究的开展。目前中国近北极民族人类学研究远没有形成规模性研究,他表示要抓住北极研究的契机,实现东北人类学研究的兴盛。三是结合”北极与近北极人文研究的话语构建“问题,他认为近北极地区研究与民族研究并不是独立于人类学学科规范之外的研究,它们是国际北极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主动关注国际人类学以及北极人文研究的热点话题,积极主动开展中国近北极民族与国际北极民族的交流与合作。

      赵长林在闭幕式上表示,学校将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重要思想和服务国家北极战略方面作出聊大人应有的贡献。祝愿我国北冰洋研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研究成果再上新台阶,为我国作为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努力贡献学科研究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国语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论坛。